中國周刊

品逸于梅——賈珂敏藝術(shù)賞析

2023-06-19 9:55:04 作者:葉林

3行路難ho.jpg


《行路難·其一》李白

金樽清酒斗十千,玉盤珍羞直萬錢。停杯投箸不能食,拔劍四顧心茫然。欲渡黃河冰塞川,將登太行雪滿山。

閑來垂釣碧溪上,忽復(fù)乘舟夢日邊。行路難!行路難!多歧路,今安在?長風(fēng)破浪會有時,直掛云帆濟(jì)滄海!




凱先生數(shù)次和我談起賈軻敏老師及其篆書,興奮之時眉飛色舞,贊譽(yù)之詞不絕于口。我心中甚是好奇,內(nèi)心也不由騰起一睹其風(fēng)采的欲望。雖未曾謀面,但還是從凱先生的言談中對賈軻敏老師隱約有了這樣一個印象:行伍出身,40歲左右,有過十六年的軍旅生活,清清瘦瘦,文人氣質(zhì)的一個男子,經(jīng)常專注于古文字中的一位書法家。


王川是凱先生的朋友,也是賈老師的朋友。一日,凱先生電話里說賈老師就在王川家。我趕緊放下手頭事,照鏡、理容后便徑直前往。


王川家不遠(yuǎn),幾分鐘便到。推門入內(nèi),進(jìn)屋便看到一位頭發(fā)干凈整齊,穿暗色格子夾克裝的清瘦男子,唇紅齒白、沉靜內(nèi)斂。凱先生作介紹,我們相互點(diǎn)頭示好。話語中大致了解到關(guān)于他的一些生活履歷,知其練字二十余載從未間斷,后觀其冊頁作品,雖不懂書法,但能從雋秀的篆書中體會到那種文質(zhì)清秀、形神兼?zhèn)涞墓盼淖值逆鼓榷嘧耍矏壑橛腿欢?/span>


臨別,王川請賈老師給我寫幅字,我雖覺有些不妥,但賈老師沒有推辭。疊紙、順筆、舔墨、書寫,一幅小篆作品“品逸于梅”一氣呵成,躍然紙上。數(shù)月后,我裝裱上墻,再欣賞,甚是喜愛。


之后又見過賈老師幾次,印象最深的當(dāng)數(shù)舊歷春初在周叔茶葉店,喝了幾杯酒后的他話語顯然比往日多了許多。未曾想其言談流暢、接地氣,謙虛中有傲骨,高潔中有底氣。他寫字用墨不多,絲毫不浪費(fèi),書寫后,案幾干凈整潔;他處事亦簡潔、無諂媚,不卑不亢,我心中又多了幾分敬意。字如其人,今知真義,不僅在于形之俊美,更得于神之靈動。再后目睹其書寫作品“虛懷同竹,清氣若蘭”“尚武書院”等,翻閱其作品集,震撼之余也讓我這平靜的心湖蕩起藝術(shù)的漣漪。


image.png



子曰:“‘見善如不及,見不善如探湯;’吾見其人矣,吾聞其語矣?![居以求其志,行義以達(dá)其道;’吾聞其語矣,未見其人也?!薄墩撜Z·季氏篇》


我記得蘇珊·肖特的《獲取富有人生的93堂課——智慧爸爸的箴言》有一句話:羽毛相同的鳥兒一起飛。雖然我可能連麻雀的羽毛也不具備,但這并不影響我欣賞更美的羽毛;雖然今生我可能都是站在藝術(shù)殿堂門外的門外漢,但這并不影響我對美的事物的向往;雖然我可能是“狗看星星一片明”,但我能真切地感受到藝術(shù)給我?guī)淼南矏傊椤?/span>


“品逸于梅”出自“人淡如菊,品逸于梅”。梅蘭竹菊號稱四君子,常常用于形容人的好品格?!叭说缇?,品逸于梅”是形容一個人淡薄名利,像菊花一樣,品格超過了梅花。


“人淡如菊,品逸于梅”,可以說很恰當(dāng)?shù)馗爬速Z軻敏的為人與品格。他胸襟曠達(dá),淡于名利,不競不爭,一切統(tǒng)任自然,賈軻敏贈我“品逸于梅”的同時,也映射出了他的藝術(shù)境界。


品逸于梅,透過賈老師贊譽(yù)別人的詞句,我更能領(lǐng)略到他的謙虛、謙和與謙遜,那種不卑不亢的言辭,那種不爭不媚的品質(zhì),更讓我感受到了他那臘梅般“無意苦爭春,一任群芳妒”的風(fēng)姿。


image.png


賈軻敏

中國書法家協(xié)會會員、陜西省書法家協(xié)會篆書委員會委員



編輯:北山

已經(jīng)到底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