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周刊

歐陽新獻:一揮百紙盡 筆墨寫人生

2021-12-14 11:02:55 來源:中國周刊 作者:史文川

歐陽新獻,出生于河南登封市,畢業(yè)于河南大學。歐陽新獻系河南省作協(xié)會員、河南省毛體書法研究會副會長,其書法和詩歌作品先后在全國各類賽事中奪魁。


初識歐陽新獻,便是他的詩歌和書法,也因此與其投緣并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。多年以來,他在草書書法領(lǐng)域自由馳騁、長袖善舞,揮灑自如,取得了喜人的成績,令人耳目一新。他的草書書法藝術(shù)凸顯在筆墨的縱橫豪放、線條的自然流暢、書法結(jié)構(gòu)的整體布局、書寫形式的日臻完美。他對草書的熱愛已達到如癡如醉的境界,他把書法藝術(shù)以草書的形式表達得淋漓盡致,恰到好處。


歐陽新獻癡情于詩的世界,在他的面前一切都那么美好;他鐘情于筆墨藝術(shù),縱情揮灑之間自然奔放的書法藝術(shù)展現(xiàn)紙上。在歲月的歷練中,面對風云變幻,翻江倒海,他依然天馬行空,馳騁在筆墨世界。面對生活中的一切,他所表現(xiàn)出來的是超凡的冷靜和灑脫,是祥和和高傲,是淡然和不屈。他說,藝術(shù)應該是純凈的,是自然的,我們就應該放下一切,在自然中生存。物競天擇,適者生存。只有以頑強的毅力和無畏的精神才能取勝,才能脫穎而出。他說,藝術(shù)應該是真實的,是吹不來的,來不得半點的虛假。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,大浪淘沙,才能百煉成鋼。也就是這種精神,漸漸懂得什么是藝術(shù),也只有真正的藝術(shù)才會有市場。他說,堅持是通往藝術(shù)之路的鑰匙,當今時代要經(jīng)得起誘惑,耐得住寂寞,頂?shù)米∏謹_。我們看到,當面對壓力時,他表現(xiàn)出來的是平靜和從容;當面對榮譽和花環(huán)時,他也只是淡淡一笑,只當什么都沒有發(fā)生。


他是一個詩人,直抒胸臆,桀驁不馴,目前已出版詩歌集五卷,在全國性詩歌大賽中連連奪魁,在詩歌界引起廣泛關(guān)注。


歐陽新獻的書法體現(xiàn)了對生活的熱愛、潛心藝術(shù)創(chuàng)作、追求完美人生的境界。閑暇之余,讀書寫作和揮毫書法讓他從中觸摸人生,感悟幸福。筆隨心動,心隨花開。春夏秋冬每天都堅持下來,并非易事。在他的工作室,我看到幾百張被他涂寫的宣紙已經(jīng)發(fā)黑,歐陽新獻說:“我這兒也是看不見的墨池,我的用墨估計一個小水潭也染黑了,目前我的宣紙蘸著水也可以寫,一天堅持四五拾張宣紙,日復一日,終有結(jié)果?!痹谒墓ぷ魇?,我看到了裝滿的書柜以及他精美的書法作品。他的書法,時如虎豹奔突、巨蟒出洞,時似老藤磐巖、絕崖禿峰,從中能窺懷素、山谷胎息,可觀孟津、傅山風神,突出了中國書法結(jié)構(gòu)布局章法線條的神韻和美感。他的書法作品開張縱橫,恣肆汪洋,流露著“瀟灑”“無慮”“縱情”的山野氣息,在入世與出世中尋找著一種平衡。他的作品筆法含蘊,放收適度,章法嚴謹而自由不羈,自然而流暢,結(jié)字奇詭而散淡,從傳統(tǒng)中而創(chuàng)新,逐漸形成自己的書法風格,然后漸入佳境,令人玩味。


歐陽新獻能詩,詩頗耐品。以詩人氣度行筆,書作以氣韻勝。他的“熟練”與“率意”,看似無心而為,實則是憑借著深厚的功夫與修養(yǎng)。明末清初著名的書畫家惲南田說,“從‘如何用心’到‘不用心’、從‘如何用意’到‘寫意’,這是一個長期的磨煉過程?!睆挠行牡綗o心,從有意到無意,從有法到無法,完全地進入自由境界?!皩懸狻北阌辛藘?nèi)涵,讓觀者一詠三嘆。


書法之筆墨關(guān)乎心靈,人在書藝中能實現(xiàn)詩意的人生。書法歷來被認為是滋潤生命的。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有云:“恬惔虛無,真氣從之;精神內(nèi)守,病安從來?!鄙鼱顟B(tài)如此,書法狀態(tài)亦如此。書法,守正抱一,真氣從之,必然會在崇高的道路上愈走愈遠。


歐陽新獻精通詩歌,對現(xiàn)代詩歌也頗有研究。他的詩歌或大氣磅礴、激情澎湃,或柔情似水、浪漫纏綿,給人以精神的愉悅和心靈的震撼。目前,他已出版詩集《雪在燒》《少林雄風》《雪中燃燒的鳥》《雪非雪,花非花》《嵩山印記》五卷。其中,《嵩山,讓今天這個日子如此燦爛》獲第六屆中國世紀大采風詩歌類金獎;報告文學作品《嵩山巍巍》獲得“和諧中國2006影響力人物”征文特等獎;詩歌《走在回家的路上》《記憶如月,在絕望中膨脹》在“2008嵩山杯·大地詩心全國鄉(xiāng)土詩歌大賽”“2010太湖杯·大地詩心全國鄉(xiāng)土詩歌大賽”“揚州瘦西湖杯·全國詩歌大獎賽”中更是連獲大獎。


歐陽新獻總用詩歌鞭撻自己的靈魂,歐陽新獻的詩和草書作品,在給人以力量和溫暖。


微信圖片_20211117165959.jpg


歐陽新獻書法作品 書毛澤東詩《七律·登廬山》


一山飛峙大江邊,躍上蔥蘢四百旋。冷眼向洋看世界,熱風吹雨灑江天。


云橫九派浮黃鶴,浪下三吳起白煙。陶令不知何處去,桃花源里可耕田?

編輯:楊文博

已經(jīng)到底部